欢迎访问本站,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
世邦数码网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优秀小说

我的千岁寒》:王朔的“新装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16-4-5 16:42:50 人气: 标签:我的千岁寒
导读:《的新装》续篇当所有的老百姓都说“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”,“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”,但依然“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”,《的新装》到此戛然 而止。但

  《的新装》续篇当所有的老百姓都说“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”,“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对的”,但依然“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”,《的新装》到此戛然 而止。但这个没有结局的童话在转述中逐渐变型,甚至还添加了一个“大团圆”的结局,被老百姓赶跑,老百姓把那个最早说出什么衣服也没有穿的孩子拥戴为,从此。发现自己,是幡然、骗子,还是为了自己的形象、从被骗到、转而跟骗子同心同德?获得,是否等于一定下台?孩子当了以后,是否就国泰民安?这在安徒生那里都是疑问,但人们却赋予了不言自明的答案。那么,不妨接着把童话讲下去。

  话说那个孩子当了之后,城市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。慢慢地,开始有一些人对年轻的不以为然。尤其是过去的邻居,总是在背后嘀嘀咕咕,隔壁那个孩子当初也没有什么了不起,天天尿床,谁看不出没穿衣服啊,只不过他仗着年少,说出来了,几句话能够赶走?还不是靠咱们老百姓,他倒好,躺在里享清福,我们不还是老样子?

  这种声音“私下里低声开来”,连里的随从都这样传说,也飘到年轻的的耳朵里。他茶饭不思,每天在里九九八十一圈,一直琢磨了九九八十一天。正当官员不知所措的时候,年轻的告诉他们,自己发明了骗子没有掌握的纺织术,穿上这种衣服就可以看出哪些人爱撒谎,哪些人说真话。开始每天在织机前忙来忙去,可怜的官员再次不幸地发现织机上什么都看不见。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,还是在骗他们?看到言之凿凿的样子,再想到就是靠骗子的谎言才获得皇位,官员们确定是自己出了问题。

  年轻的基于与民同乐的,没有穿自己织出的衣服,而是在登基纪念日里把它们分发给官员和老百姓,让他们穿上隆重庆祝“的新装”某某周年。人们有些怀疑,但互相看了看,还是一个个像模像样地换上了“的新装”。看着一排排等待检阅的身体,年轻的忍不住笑起来,然后留下一堆面面相觑、不知究竟的人们,得意地回睡觉去了。

  以毒攻毒的话语行动

  王朔跟这位年轻的有很多相似之处,以揭开知识的“新装”而著称,又重新编织一套套“新装”回应种种。知识常常融导师、文化英雄、楷模于一体,这种身份就是他们的“新装”。童话里的老百姓听到孩子的话,没有他少不更事,也没有他大逆不道,而是“私下里低声开来”。但当王朔试图揭开知识的“新装”,他不但受到当事人的反击,还受到围观者的嘲笑,以至他不得不反复以毒攻毒。

  相当一部分读者认为知识就应该穿着“新装”,因此把王朔看作一个彻底的反智者,直接把他打入另册。这部分读者往往没有或者很少阅读王朔的著作,只是道听途说了他平时的一些言论和行为。事实上,用不着阅读王朔的所有著作,也不用在他的小说里寻找微言,只要看过《美人赠我》,领略过他指点文化江山时的,就知道这种结论如何。

  也有一部分读者看出王朔的心思,可在他们看来,揭开知识的“新装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,正如所有人都能看出没穿衣服,只是没有说出来。孩子之所以说出,不是因为勇敢,而是因为天真。同样,在这些读者看来,王朔之所以说出一些常识,不是因为智慧,而是因为拥有话语权。这种解释当然没错,却无释为何是这个而不是那个孩子说出没穿衣服,难道因为这个孩子站在围观人群的最前排?从童话来看,显然并非如此。这也无释,拥有话语权的并非王朔一人,为何只有他试图揭开知识的“新装”,其他很多人却在捍卫“新装”以至把“新装”当作“盔甲”?

  针对第一种,王朔早有回应。当年他策划的《渴望》红遍长城内外、大河上下,“圣女”刘慧芳成为大众偶像。当全国人民像看《妈妈再爱我一次》一样、拿着手帕看《渴望》的时候,王朔大概会像年轻的一样,忍不住笑起来。既然你们否认“新装”,那就制作一套达到极致的“新装”,让你们陶醉去。一部分喜爱《渴望》的观众爱屋及乌地称赞王朔(尽管他们可能对王朔的其它作品和言行极为不屑),另一部分对《渴望》持态度的观众恨屋及乌地王朔。但在王朔看来,《渴望》不是正剧,而是“闹剧”,这是一种以“正面表扬”为形式进行的反讽,称赞者和者都把《渴望》当真了,没有理解他的“别具匠心”。但是,如果一部作品本身难以看出反讽的痕迹,读者只能从作者和作品的差异中寻找蛛丝马迹,这种反讽是否有效,就是一个疑问了。

  针对第二种,王朔曾经一直保持沉默,因为回应这种就势必“炫智”,像知识一样赞美自己的“新装”。王朔“反知”但不“反智”,这个区别被绝大部分读者视而不见,“反知”被等同于“”。对此,王朔曾经采用“者无畏”(“我是我怕谁”)的策略,由于读者更习惯于“正面强攻”的方式,这种反讽不但没有取得反讽效果,读者反而更加认定王朔。既然读者那么容易当真,此次王朔推出《我的千岁寒》,并且声称这是给高级知识看的,就不奇怪了。王朔用一部符合“三从四德”的《渴望》来回应“没有”的,尽管反讽效果有限,但既满足了读者也戏弄了读者,读者满意王朔也很满意。此次,他又用一部据说给高级知识看的《我的千岁寒》来回应“没有文化”的,目标也是这种皆大欢喜的局面。

推荐:
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